老公叔,魏惠王都要刻意朴实一次,弄得很不自在。这也是魏惠王很少到丞相府的原因。今日,魏惠王特意带了五千金,准备赐给公叔夫人后半生安度晚年。同时,魏惠王已经决定,要隆重举行老公叔的葬礼,让天下都知道魏王敬老尊贤的美德。走进寝室时,魏惠王脸上溢满了哀伤。
公叔痤勉力欠身拱手:“魏王,恕臣重病在身,不能相迎。”
魏惠王疾步走到榻前扶住公叔痤,倍显关切道:“老丞相不必多礼,病体要紧。本王昨晚急急赶回,本当即刻前来,奈何国务烦冗,来得迟了。”这时,侍女捧来一个绣墩置于榻侧,魏王落座,“老丞相一病经年,安心静养,早日康复。魏国,不能没有老丞相支撑也。”
公叔痤老眼中闪着泪光,哽咽道:“老臣……只怕凶多吉少也。”
“吉人天相。老丞相但放宽心,本王派太医日夜守护。”
公叔痤摇摇头,喘息挣扎着坐起身子:“臣以余息,等候我王归来,是要向我王举荐一个治国大才,继我相位。此人,足以扭转乾坤,足以扫灭诸侯,一统天下,成就魏国大业。”
魏惠王急迫问道:“何人?可是大将之才?庞涓是该换换了。”
“卫鞅……目下,就在我府。”
“卫鞅?”魏惠王恍然,顿时轻松了许多,“就是老丞相几次提起的那个卫鞅?老丞相啊,他才二十岁出头,你不觉得太稚嫩?再说,他是谁的学生?如何堪称扭转乾坤之大才?”
“我王,和他一谈便知。看人,何须一定看师?”
“名师出高徒。他,能无师自通?”魏惠王大度地笑了。
公叔痤艰难拱手,一脸肃然:“魏王,且听臣最后一言。我深解卫鞅。此人殷商血统,天资极高,跟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高人,修成经天纬地之才。卫鞅辅臣处置国政五年,诸多见解令臣深为震惊。此人,若不能为我王重用,将成魏国千古遗恨。”
魏惠王无奈一笑。他很理解这个年迈老臣的殷切絮叨,人之将死,其言也善,谁能说不是。但是,这种病话不能当真。沉吟片刻,他站起身来扶住公叔痤,关切道:“老丞相,你重病在身,安心歇息也。”
公叔痤闭上眼睛,苍老而痛苦的脸上涌出两行热泪。魏惠王心中很有些不耐,不想再继续絮叨一个无名年轻人。他拍拍公叔痤,依然是倍加关切:“老丞相,你以为庞涓和公子卬,谁更适合做丞相?”
公叔痤没有接这个话题,眼神冰冷道:“敢请我王实言相告,魏国真的不用卫鞅吗?”魏惠王无可奈何地笑了笑:“老丞相,将一个大国命运交给一个不明底细的后生,你就放心?”公叔痤沉默了,长长地叹息一声,陡然两眼放光:“我王不用此人,就必得杀了此人。为魏国长远大计,不能让他到别国。”
魏惠王惊讶地看着公叔痤。一个堂堂大魏国丞相,如此固执地纠缠在一个无名小辈身上,一定是得了失心疯。刹那之间,他有些可怜起这个发如霜雪、枯瘦如柴的老功臣,觉得不能让他再失望了,于是释然笑道:“好,好。本王,明天就杀他,一定。”
公叔痤无力地倚在榻垫上,老泪纵横,一句话也不愿意再说。
魏惠王默默走出寝室,吩咐内侍抬来大铜箱,将五千金赐给公叔夫人,又说了一片关切的话,便坐着轻便轺车走了。
公叔痤艰难地摇摇手:“卫鞅,请他来,快。”侍女闻言,飞快去了。
卫鞅来到寝室,明显感到公叔丞相的失望伤心。但他没有说话,只是默默站立着。公叔痤长长地叹息一声:“鞅啊,你快逃走吧。晚了,就来不及了。”卫鞅淡淡一笑:“为何逃走?逃到何处?”公叔痤脸泛红潮喘息道:“鞅,为了国家大义,老夫尽最后之力,举荐你担当大任。然则,魏王不用你。老夫就劝魏王,杀掉你。杀你,用你,都是为国家尽责。劝你逃走,老夫是了却朋友情分。你快走。这,是通行令箭。”
“丞相,若为此因,不用逃。”卫鞅坦然苦笑。
“你,甘心死在魏国?”老公叔大是惊诧。
“公叔丞相,魏王既不听你用我之言,又何能听你杀我之言?他是大魏王,不会将我放在心上。丞相莫要忧心。”卫鞅还是苦涩地微笑着。
公叔痤昏花的老眼盯住了卫鞅。显然,他大感出乎意料,却又顿时觉得明白了其中道理;同是事理,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,如何竟没有面前这个年轻士子见得透彻?大智天赋,岂有他哉!老公叔不禁长长地出了一口粗气:“鞅啊,你之见识,总是高人一筹……看不到,看不到你建功立业了……你会到哪国?你,你会让魏国灭亡,是吗……”伸出枯瘦的双手,老公叔紧紧拉住了卫鞅,眼中一丝光焰渐渐熄灭了,沟壑纵横的老脸渐渐舒展开来——三世重臣的老丞相走了,心灰意懒地走了。
卫鞅默默站在榻前,冰冷的悲哀涌上心头,大滴的眼泪滚到脸颊。他向公叔痤遗体深深一躬:“公叔大人,感谢你知我至深。可惜,你没有回天之力,只能眼睁睁看着魏国滑进深谷。大人,你无愧于魏国,你安息
第三章 安邑风云 一、丞相府的特异中庶子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